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人缘:中国人舞台生活的秩序
作者:
余德慧
陈斐卿
出版日期:
2010年8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3134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五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8.239-270
徐冰
摘要:
从本文的探讨过程,使我们对本土心理学的一项研究问题做初步的探问:“像人缘这类中国语词是否能够当做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建构?”本文的回答是:①本土语词必须回到原初的现象,给出中国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当做理论建构的基础。②在建构本土语词的心理范畴时,它必须与生活经验有深刻的联结,而不是语意的范畴;换言之,中国人的生活经验被收集在语词的过程必须被揭露。③语言与经验之间的知识论应为本土语词的心理研究基本的要件,而不是毫无反省的以实证论观点做理论的起点。
关键词:
中国人
人际关系
人缘
作者简介:
余德慧:
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陈斐卿:
中央大学教育学程中心
相关报告
“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
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论面子的问题
中国人的脸面观模型
建立“信任”的本土化测量量表
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
中国人价值观的当代变迁
中国人的幸福感
面向未来,或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塑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前当地中国移民医疗状况研究——以东华医院为例
在华人世界做中国人
文章目录
绪论 人缘的语意意涵
(一)“人缘”作为语言的双重性质
(二)从“人缘问卷”初探 人缘的“属他”与“属己”的语词双重性
(三)语词的言与意
(四)主体现象的存有性
以访谈资料探讨“人缘”的双重意涵
(一)访谈资料
(二)研究方法的考量 叙说资料的性质
(三)诠释现象学方法
“人缘”的现象诠释——人缘的指称与主体之融合
(一)中界里形成所在的当地性
(二)人缘世界的空间性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