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导言

作者:
卢国显
出版日期:
2010年9月
报告页数:
70页
报告字数:
53153字
所属图书:
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农民进城初期,由于流动人口规模比较小,农民工与市民之间还能够和睦相处。伴随着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的逐年增加,犯罪率不断升高,街道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恶化,资源越来越紧张,城市秩序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市民对农民工的排斥和歧视取代了宽容和谅解,农民工对市民的怨恨和仇视取代了感激和尊重,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增加,双方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问题潜在地影响着城市社会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学者开始使用“社会距离”一词来描述城市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针对这种矛盾与冲突,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制度是根本性影响因素。以往学者们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定量研究较少。本书主要旨趣是,一方面通过定量研究,比较直观地了解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状况,另一方面,归纳整理中西方学者对农民工与市民关系的研究状况, 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影响农民工与市民关系的因素进行检验。

关键词:

指标体系制度经济学社会距离制度主义

作者简介:

卢国显:河南唐河人,1966年生,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距离、社会政策与治安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一个制度分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社会距离: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与教育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警民距离与首都和谐警民关系构建”,公安部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与虚拟社区警务建设”,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多篇,曾获得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 问题的提出
  • 社会距离的研究状况
  • 制度主义与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调查活动
  • 理论框架与研究变量
  • 研究假设
  • 社会距离的操作定义与指标体系
  • 调查活动与样本特征
  • 本书的创新
  • 本书的章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