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哈贝马斯语境下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

作者:
叶岚 YeLan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2659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八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哈贝马斯在60年代初建立的公共领域概念对公民等公共领域的基本要素设置了较多限制,这一理想化的概念遭到了挑战。90年代,哈贝马斯从商谈理论的视角间接谈论公共领域,放松了对公众特征、理性程度、批判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约束,这一语境下的公共领域概念能够解释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从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状况中,可以观察到公共意见转变为公共舆论并进入政治生活的路径。但是,网络公共领域也存在发展瓶颈,政府可以从健全法制、重视教育、强化激励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

公共领域网络哈贝马斯商谈理论

作者简介:

叶岚:叶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YeLan:

文章目录
·哈贝马斯语境下的公共领域
商谈理论下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
  • (一)公共领域视角下的网络
  • (二)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影响
  • (三)官民互动 公众意见进入政治生活的桥梁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良性发展的瓶颈与挑战
  • (一)网络民意的群体极化
  • (二)公众参与的绝对少数
  • (三)网络民意有幕后推手
  • (四)网络公共领域的信息危机——不胫而走
  • (五)网络公共领域的伦理危机——人肉搜索
  • (六)网络公共领域的技术危机——黑客侵袭
构建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持续发展之路
  • (一)健全法律制度,确保网络行为有法可依
  • (二)重视公共教育,提高公众理性思维水平
  • (三)设计激励制度,鼓励网络公众积极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