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改革与城市治理结构变革

作者:
王颖
出版日期:
2008年11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字数:
3932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伴随改革开放,大量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并大量“沉淀”下来,民间资金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商品销售渠道的放开,使原本按组织渠道流动的人、财、物、信息,不再受原有组织控制自由流动起来,而且愈演愈烈。随着要素流动模式的改变,原有城市管理方式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单纯靠组织控制的方式开始失效;被动的单位组织成员开始变为拥有房产且要求自治并参与城市治理的社区居民;“外来民工”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又一时无法纳入正式组织管理渠道的生产力大军;政府发现自己的管理缺少了有效的“抓手”(原有的单位管理制),“单位组织”发现自己的管理不再从生到死无所不包。
关键词:

社区改革开放城市治理

作者简介:

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社会学、社区与组织、社会结构,著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合著,1993)、《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1996)、《城市社会学》(2005)等。

文章目录
治理结构变革的社会背景
  • (一)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社会变迁
  • (二)社区建设运动简要历程 从社区服务走向社区自治
  • (三)通过社区信息化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始于社区的城市治理结构变革
  • (一)中国社区的独特历史地位
  • (二)政府主导的社区自治运动
  • (三)来自民间的社区行动和政治参与
社区信息化推动的社会关系重构
  • (一)整合社会关系的城市公共平台
  • (二)社区信息化的战略定位
  • (三)社区信息化正在改变传统社会关系模式
城市的结构性变革领域
  • (一)政府主导的共建共治社会关系调控模式
  • (二)地域社区在中国城市治理结构中的显著地位
  • (三)以社区为单位的公民参与
  • (四)以人为本的新型治理关系架构
  • (五)社区信息化战略对治理结构变革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