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三农”新形势的特征和要求
作者:
出版日期:
2006年2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字数:
2627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2.45-76
窦鹏辉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三农”新形势的特征以及对农村人力资源要求,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入WTO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
人力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资源开发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农村青年——农村人力资源的主力军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背景与使命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北锅盔村的形成与演变
北锅盔村关于林地开发利用的有关规定
2006年8~9月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 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村田野工作笔记
脱嵌型资源开发与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困境——基于四个关系性难题的探讨
武陵山区(贵州)扶贫开发的新对策
黔菜资源产业化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2009年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
文章目录
·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和要求
我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特征和人力资源的要求
(一)历代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
(二)新中国对“小康社会”的描述
(三)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目标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及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农村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要求
(一)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差距
(二)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双重影响
(三)“入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