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集体化改造:地缘联结纽带的强化
作者:
谢梅婕
田艳
卢霞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1068字
所属图书:
京师社会调查(全3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0.330-364
董磊明
欧阳杜菲
宋苑
李健民
摘要:
集体化时期的一系列制度为改革开放以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家庭手工作坊奠定了稳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也提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由此改变了李村当地的婚姻形态与家庭结构。李村借由共同的教育、共同的生产生活等建立了共同的生产生活规范,从而形构了以生产队为中心的地缘圈,逐步建立起了村庄共同体,并打散了一直悬浮在村庄外部的江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
工业化
家庭关系
作者简介:
谢梅婕:
田艳:
卢霞:
相关报告
《黄村:乡村工业化与村庄的重塑》参考文献
业缘与社会:地缘圈的存续何以可能(二)
断裂与脱节、互动及联结:城乡李村间的关系
李村研究总结
《李村:就近城镇化与地缘圈的重构》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生活”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范式转换
美丽中国与新型城镇化
“三化”并进 共促河南新农村建设
“三化”同步的理论依据与互动关系研究——以陕西咸阳市为例
以地生财:城镇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文章目录
农村工业化的起步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二)社队企业的自主经营制度
(三)各级政府对社队企业的支持——厂社挂钩
家庭关系的再组织
(一)逐渐提高的女性地位
(二)被阶级区隔的婚姻
(三)复杂的家庭关系
由生产队整合的社会关系
(一)集体化时期共同体的建立
(二)共同社会规范的确立
(三)以生产队为核心的地缘共同体
(四)被打碎的“江湖”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