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
邹宇春 张宾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634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1: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学雷锋”活动、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的相关经验,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应运而生。伴随着1993年发起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从无到有,各项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志愿服务参与人数不断发增多,志愿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志愿服务水平也日趋专业化。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支持和高度赞誉,而且也成为国际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要力量之一。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注册志愿者青年志愿服务

作者简介:

邹宇春: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展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副教授,CSS课题组核心成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与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社会蓝皮书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发展与社会结构分层、社会资本与信任、青年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Glob Ment Health、PLOS ONE、Health & Place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中国城镇居民的社会资本与信任》《当代中国社会质量报告》,主编《仗卷走天涯:全国大型社会调查之督导笔记》等。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领域重大创新项目“共同富裕的阶段性衡量”(23YZD002)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实验室孵化项目“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仿真模拟和推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应用对策研究项目“我国婚育少子化与老龄化的现状、困境与应对”等,参与各类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项目60余项。

张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

文章目录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 (一)发起实施阶段(1993~1997年)
  • (二)发展建设阶段(1998~2002年)
  • (三)深化推进阶段(2003~2007年)
  • (四)优化提升阶段(2008~2013年)
  • (五)开拓创新阶段(2014年至今)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制度环境
  • (一)地方性有关法规
  • (二)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制度
我国近十年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概况
  • (一)青年志愿服务者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 (二)青年志愿服务基于各类服务项目逐步推进,志愿精神得到长足发展
  • (三)青年志愿者坚持在探索和创新中谋发展,志愿服务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
我国注册青年志愿者的特点
  • (一)青年是注册志愿者的中坚力量之一
  • (二)青年注册志愿者中女性占多数
  • (三)手机移动端和互联网是两大主要注册渠道
  • (四)活跃注册志愿者中青年群体占比最高
  • (五)青年注册志愿者平均每月提供10.4次志愿服务
  • (六)青年注册志愿者在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中发挥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不足、建议与展望
  • (一)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
  • (二)建议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