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青年群体参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况研究

作者:
田丰 许宁宁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2517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1: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也是人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报告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资料,探讨了青年代表与非青年代表之间的差异性,进而论述了青年代表身上存在的特点和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治参与青年人民代表大会

作者简介: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家庭、 社会结构和职业、 青年和互联网、 流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地位。

许宁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研究生

文章目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
·青年政治参与
青年人大代表的政治参与状况
  • (一)人大代表能够较好地代表年轻人,但青年人大代表比例不高
  • (二)青年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较高,更能体现民生诉求
  • (三)青年代表中非党员比例较高,政治参与具有广泛性
  • (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 (五)各地青年代表比例落差大,部分省份青年代表为零
  • (六)青年人大代表多无职称,行政职级也较低
  • (七)青年人大代表职业分布较为平均,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比例较低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把青年人大代表的比例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规定性指标
  • (二)青年人大代表的选拔不能只是选优,还要充分考虑青年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 (三)注重青年人自身的成长性,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倡导青年人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