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3世纪以前鲜卑史的资料当中,其一是五胡十六国时代鲜卑各国的建国故事。本文通过分析对该内容记载最为丰富的《魏书·序纪》并基于其所见,探明三世纪以前鲜卑史的一面。文章第一部分确认了《魏书·序纪》的年代序列,《魏书·序纪》的创作始自道武帝时期对东晋的抗衡意识,是为了主张属土德的拓跋继承属火德的汉,并宣扬拓跋之始均、成帝、宣帝与夏殷周秦的始祖、汉高祖、匈奴冒顿单于之间的对等性,以及拓跋是代匈奴而起的北族霸者,并且在献帝时最终确立了其历史实在性。文章继而着眼于神元帝的年数,若将年数视为三十年,则可推定曾经留存有使用魏晋纪年的“原序纪”。基于上述所见,文章第二部分批判性地检讨将《序纪》当作实录的鲜卑考古学之现状,并确认三世纪拓跋存在的具体年份及其位置所在,将它置于二世纪末时位处外蒙古的鲜卑各部南下这一动向之中加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