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儿童抚育中的代际合作、家庭伦理与亲密关系

作者:
肖索未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9640字
所属图书: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6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年轻父母和参与孙辈抚育的(外)祖父母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考察了城市家庭中广泛存在的代际育儿合作现象,深入分析育儿过程中家庭伦理、个体利益和亲密情感之间的交织博弈。研究发现,当代的代际育儿合作是以子辈家庭为核心的家庭扩展,主要依据年轻夫妇的诉求进行家庭规模的伸缩和生活内容的安排,在育儿组织上形成“严母慈祖”的新模式:母亲成为育儿“总管”,对儿童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同时掌握主导孩子成长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并承担社会性抚育的教育职责;祖辈以“帮忙者”的角色进入子女家庭,承担大量的儿童生理性抚育和家庭照料的工作,但在家庭事务决策和话语权上处于边缘位置。尽管年轻夫妇的育儿诉求是代际育儿合作形成的现实动力,但育儿的代际合作是以代际互助的“共识”和“责任”为存在基础,并以成员间的亲密情感为调节砝码。关于当代中国家庭和代际关系变迁的研究,在关注个体诉求提升的同时,应更多融入作为文化观念的家庭伦理和成员间的情感互动如何影响家庭运作的思考。
关键词:

老人家庭孩子育儿代际

作者简介:

肖索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与亲密关系,人口流动。研究课题包括当代中国的婚外亲密关系,儿童抚育中的城乡、阶层与代际合作;目前主要关注雇佣照料与家政服务。研究成果发表于Men and Masculinities,Vaccine,《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评论》、《妇女研究论丛》、《开放时代》等国内外学术刊物。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市场转型期的家庭关系
·育儿作为家庭工程 儿童的“中心化”与抚育的“立体化”和“高消费”
·代际育儿合作 以子辈为中心的家庭扩展
·合作育儿中的代际伦理、亲密关系与家庭政治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