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业生产与经济结构变迁

作者:
出版日期:
2010年4月
报告页数:
53页
报告字数:
45613字
所属图书:
侨村蒜岭的变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蒜岭是个人地矛盾突出的村庄,数百年来,农业生产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但新中国成立前经营权掌握在各家各户手中,根据各家各户的土地拥有情况,农业经营结构略有不同。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在“以粮为纲”的国家政策的强制下,粮食种植成为“一边倒”的产业。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市场的逐步开放,蒜岭才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变换农业生产结构。改革开放和家庭承包制实施以后,蒜岭的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
关键词:

非农产业家庭承包制小农经济集体化人民公社化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以粮为主兼营龙眼等的种植业
  • 牛、猪为主的养殖业
第二节 集体化时期的蒜岭经济
  • 集体化的贡献
  • 拥有生产和分配自主权的初级社
  • 高管理成本低效率的集体生产组织形式
  • 未予发展的集体小企业
第三节 家庭承包制后蒜岭农业经济的变化
  • 种植业的兴与衰
  • 养殖业的兴与衰
第四节 非农产业的兴起与衰败
  • 村集体企业的兴与衰
  • 村民合办企业的兴与衰
  • 农民办企业并非易事
第五节 出国出境务工为主的多元经济
  • 出国出境务工形成热潮
  • 以出国出境务工为支柱的多元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