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福利视角中的需要满足原则与条件

作者:
彭华民
出版日期:
2008年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1614字
所属图书:
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了清楚地回答社会福利制度如何回应人类需要满足的问题,本章先分析了提供需要满足的各种社会产品的分配原则。由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原则表现出了人类在社会产品分配方式上的不同。 社会福利遵循按需分配的原则,提供满足需要的社会产品给社会成员, 特别是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例如贫穷者)时,按需分配原则是不二的选择。多伊和高夫提出了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和满足指标,在理论上讨论了人类需要满足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福利制度在提供需要满足的社会产品时有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普及性的,一种是选择性的。这两种方式在社会福利的多个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做法以及争议。
关键词:

按劳分配社会福利视角需要满足原则

作者简介:

彭华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学士,南开大学法学(社会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社会福利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有:社会政策埋论与实践、社会保障、宏观社会工作、经济社会学、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自1990年起主持联合国儿竜基金会、欧盟、英国国际发展署、英国科学院、美国林肯基金、韩国髙等教育财团等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佥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26项。在《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独著《消费社会学》与《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主编《社会学概论》,参编教材和词典工具书10余本。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原则
  • 马克思满足需要的社会产品分配流程
  •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按需分配与按劳分配原则
·第二节 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
·第三节 需要满足的测量指标
·第四节 需要满足的重要条件之社会福利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