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03~2012年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制度的改革深化阶段(2003~2012年)

作者:
谭中和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字数:
38560字
所属图书:
中国工资收入分配改革与发展(1978~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劳动力、资本、房地产、信息等市场不断发育,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动规模显著扩大,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参与社会财富和新增价值的创造,其所有者都希望能够通过市场评价获得相应的收入回报。

关键词:

按劳分配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制度

作者简介:

谭中和: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工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研究。主持或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完成90多项研究项目。出版专著6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20余篇。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养老保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
  • 历史背景
  • 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 实践与理论发展
第二节 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 历史背景
  • 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状况
  • 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第三节 健全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 历史背景
  •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建设状况
  •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实施效果
  •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第四节 全面推行国有企业负责人年薪制
  • 历史背景
  • 制度框架及主要内容
  • 制度实施效果
  • 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第五节 探索股权激励制度
  • 历史背景
  • 股权激励制度的主要内容
  • 股权激励制度的成效及意义
  • 股权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方向
第六节 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和增长机制
  • 历史背景
  • 公务员职级工资制的主要内容
  •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主要内容
  • 工资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 后续改革措施和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