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现有公共政策的性别视角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共政策中“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即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分配、再分配和行为规范性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基于男性经验的社会性别预设,造成看似平等公正的公共政策,却在不自觉地复制和强化着原有的社会性别关系。为了探究这一矛盾问题,人们在性别研究过程中开始自觉地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来,从理论研究转到实践层面。特别是从2006年以来,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关注公共政策,研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中如何贯彻社会性别的观点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重要方向,各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研究的领域更为多元,学者们的关注更为多向位,新兴研究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学术影响不断扩大,学科认同度不断提升。研究者对社会性别问题的关注逐步进入帮助女性改善生存与发展状况、提高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其研究模式和研究思路逐步拓宽和多元化,研究更多地从中国现实出发,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