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认识“反思文化” 构筑“文化环境”——如何解读日本的方法论初探
作者:
戴建方
俞纯麟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7474字
所属图书:
同济社会学评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5.41-56
朱伟珏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中日关系背景下,如何通过理解和构建“文化环境”以及重视“反思文化”的视角来促进两国之间的相互认知和关系改善。文章首先指出,中日两国面临着结构性转变,同时强调日本正在从一个强大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普通的国家。在此过程中,“反思文化”的兴起和“文化环境”的构建成为理解日本和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视角。文中详细讨论了“反思文化”的内涵,包括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体现,并提出了通过教育(尤其是教科书)和媒体来改善中日“文化环境”的建议。此外,文章强调了“文化理解”在中日关系改善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建立一种以相互信任和理解为基础的新型中日关系。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数据,文章揭示了中日两国年轻人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障碍,从而强调了加强中日年轻一代直接交流的必要性。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对“反思文化”和“文化环境”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日关系改善的策略和建议,强调了文化和教育在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日本
文化
反思
文化环境
解释
作者简介:
戴建方:
(同济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俞纯麟:
相关报告
宠物——处于消遣与高贵的狭缝间
互联网文化与中国文化互构
历史、社会与历史社会学
解释的断桥:从编码到理论
俄罗斯城市文化实践的变迁
反思、批判和反身性:实现“助人自助”的三种服务逻辑
社会救助信息化的体系、类型与反思
技术与社会的两种理论及其反思
行动研究中知识与行动结合的反思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与反思——基于北京市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现状与需求障碍的调查研究
文章目录
影响中日关系的变数——日本的“反思文化”
1.如何解释“社会事实”
2.“全球化—地方化”中的“反思文化”
3.“反思文化”与日本成为普通国家
“文化环境”的操作可能性
1.“文化环境”的变数之一 教科书
2.“文化环境”的变数之二 媒体
3.“文化理解”是构筑未来中日关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