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日本经验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作者:
陆学艺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1028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50~8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期,这一时期日本在走向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现象。日本通过重新建构社区、健全全民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加强企业组织的集团主义建设、重视家族制度体系的作用以及促进形成以中产为主流的社会结构等措施,走出了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这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中国社会建设经济现代化日本经验建构社区

作者简介:

陆学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主攻中国哲学,1965年毕业。曾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及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1983~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派到山东陵县挂职,兼任县委副书记。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文章目录
·日本“社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日本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 1.自上而下的产业化(19世纪后期)
  • 2.社会现代化缓慢发展(20世纪初期~中期)
  • 3.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20世纪50~80年代)
日本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1.地域社会的重新建构——“自立型地域社会”
  • 2.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全民皆保险”
  • 3.企业组织的集团主义——“日本型雇佣”
  • 4.家族制度体系的确立——“家族规范”
  • 5.中产意识的确立——“一亿总中流”
小结
  • 1.日本社会现代化中的“份位”思想
  • 2.日本的社会现代化面临全球化挑战
  • 3.日本的社会建设对中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