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意识觉醒到社会关照:中国妇女学的发展(1995~2011)

作者:
王金玲 王平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953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是对自1995年北京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学学术领域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回顾。基于对17年来妇女学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情况,以及高校中妇女学相关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评价了中国妇女学的整体发展态势;根据学科发展的重要事件、组织特征、学术地位、课程与教学等因素,检视了妇女学在中国推进知识发展的三个时期,并论述了这三个时期中国妇女学在理论、组织、研究与实践三个维度上的本土化过程与成就。

关键词:

本土化学科建设妇女/社会性别学

作者简介:

王金玲:1955年出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巡视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妇女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的“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第一批)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浙江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第一批)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妇女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委员,国际女性主义伦理学学会会员、美国国际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妇女/性别社会学、犯罪社会学、妇女/性别与社会发展、婚姻与家庭、性与性别等。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妇女发展报告》(书系)、《女性社会学》、《女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与经验》、《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犯罪》、《生存与发展:浙江妇女社会地位研究(1990年—2000年)》、《跨地域拐卖或拐骗:华东五省流入地个案研究》、《中国拐卖拐骗人口问题研究》和《转型与发展:福建妇女社会地位研究(2000—2010)》等。

王平:男,毕业于复旦大学,浙江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发展、教育及性别社会学研究。

文章目录
整体发展态势
  • (一)论文的数量与内容构成
  • (二)高校妇女学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
发展历程与阶段
  • (一)发展的准备期(1995~1999)
  • (二)发展的起飞期(2000~2005)
  • (三)加速成长期(2006~)
本土化的发展
  • (一)理论的本土化
  • (二)组织的本土化
  • (三)研究/实践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