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社会性别概念与健康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在中国产生了妇女/社会性别健康研究新领域,并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高校课程/课程内容,妇女健康促进也成为性别平等公共政策的一大组成部分,催发了相应的社会行动。但相较于其他分支学科,妇女/社会性别健康研究的学科化建设仍有不足,应以加强妇女/社会性别健康学的学术研究、推进妇女/社会性别健康学的课程建设、加快专业科研人员和教师的培养这三方面为突破口,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妇女/社会性别健康学及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健康社会科学妇女/社会性别健康
方菁:昆明医学院健康研究所教授。
张桔: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现为昆明医科大学健康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性别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研究。
张开宁: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和利兹大学访问学者,昆明医科大学健康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殖健康、健康社会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