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对改善社会分配的影响
作者:
吕学静
赵萌萌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50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No.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9.202-217
摘要:
失业保障制度具有通过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具体体现为: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需要,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失业者再就业,使其重新进入初次分配领域;有效预防失业、稳定就业,减少低收入群体的规模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在覆盖范围、失业保险待遇、给付期限以及基金支出范围四个方面还不完善,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果不明显。国外的失业保险由于完善的制度设计和合理的政策安排,大大提高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未来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和保障服务项目,建立适合全民的失业保障制度,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具体措施包括:合理确定失业保障待遇水平,缩小失业者和在业者的收入差距;完善促进就业功能,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建立稳定就业补贴,补充完善失业保障预防失业功能。
关键词:
国际经验
收入再分配
失业保障
作者简介:
吕学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赵萌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十四五”时期中国就业保障的发展展望
上海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障制度发展与改革报告
2023年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报告
失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反贫困
中国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及贡献
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初探
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以社会保险为例
文章目录
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对社会分配的积极影响
1.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可以进一步改善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的公共性与收入再分配功能
2.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可以普惠民生、促进共享,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果
3.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可以直接改善教育工作者的收入状况,有助于扭转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长期偏低的分配格局
4.加大公共教育投入等于国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必然对未来的社会分配结构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公共教育投入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一)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回顾
(二)公共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三)基本结论:公共教育投入偏低
·
加大公共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