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环境保护法》修改饱受争议
作者:
郄建荣
出版日期:
2013年4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37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4.204-212
自然之友
刘鉴强
摘要:
2012年,《环境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引起了高度关注。2013年1月1日起已经开始实施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将环境公益诉讼写入法律,因此,它被认为是为环境公益诉讼开启了一扇大门。而有着“环境保护母法”之称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则饱受争议,甚至引发人们“倒退几十年”的恶评。为了阻止这部法律“上会”,国内著名的环境法学家专门致信吴邦国委员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指出《环境保护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存在硬伤,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暂缓审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修改
《民事诉讼法》修改
环境公益诉讼入法
作者简介:
郄建荣:
《法制日报》资深记者,从事环保报道10年来共采写各种体裁环境报道近3000篇,是唯一连续5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相关报告
高速城市化的环境代价与发展路径
2012年环境公共事件述评
面对水危机:政治与社会分析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再现危局
无法忽视的溢油和海洋污染
淮河治污二十年 生态仍在恶化中
土壤污染:毒债已到偿还时
从20年铅排放谈预警机制的建立
三江源保护的新希望
旅游开发乱象中的生态退化与文化缺失
文章目录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将环境公益诉讼写入法律
(一)人大法工委认为《民事诉讼法》将团体改为组织扩大公益诉讼主体范围
(二)新的《民事诉讼法》仍然没有确定哪些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问题
《环境保护法》实施24年首次修改却引发强烈质疑
(一)环保部官员称环保组织是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
(二)环保部指出《环境保护法》征求意见稿存在四大问题
(三)14位环境法学家上书吴邦国,请求暂缓审议“征求意见稿”
(四)新《民事诉讼法》环境公益诉讼规定在实体法中是否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