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以社会创新来解决老有所养:社区照顾的愿景和实现路径

作者:
缪青 李金娟
出版日期:
2014年5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4699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3~201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社区照顾作为社会化养老的重心已形成共识,这一共识需要具体化为社区养老的愿景。在展现了多功能社区照顾的前台要素和结构,并由此讨论了供求结构以及服务短缺的原因之后,文章着重论述了支撑在愿景背后的两个系列的协调机制和社会创新:其一是在社区一级构建协调机制来搞好社区照顾的规范化流程、专业化配置和养老资源的整合;其二是社区外部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并落地到行业协会和市一级的政策协调,形成研究、规划、培训的互动平台。“老有所养”作为中国梦的重要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社区养老照顾的社会创新来一步一步得以实现。
关键词:

老龄化社区照顾社会创新资源整合老有所养

作者简介:

缪青:博士,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博士后指导老师。研究方向:社会政策、公民文化、社会福利、城市发展、社会工作理论和老年服务研究。主持“社会学视野下的公民文化”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 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主持“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研究” “ 加拿大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公民素养、制度化建构和参与环境” “社区养老照顾” 等多项重点课题。

李金娟: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社区养老、文化养老、文化社会学。主要著作为《北京市社区养老照顾专业化资源配置研究》(专著)、《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CT)分析方法》(合著)。主持“基于‘时间银行’的北京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社区工作者思想动态研究”课题(北京市社工委民政局委托决策咨询课题),并参与其他部门委托各类课题多项,在《学习与探索》《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文章共计30余篇,曾获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国际老年学老年医学论坛论文优秀奖。

文章目录
社会化养老的重心与社区照顾的愿景
  • (一)共识已经形成 社区照顾作为社会化养老的重心
  • (二)通过社会创新来解决问题 多功能社区照顾的愿景和实现路径
北京社区照顾的供求结构与照顾产品短缺的分析
  • (一)北京社区照顾的供求关系分析
  • (二)社区照顾供给不足的外在表现
  • (三)深层原因 认识有待深化、养老政策需要协调
社区照顾的协调性要件 服务流程、专业化配置和资源整合
  • (一)社区照顾的产品、需求评估和服务流程
  • (二)支撑多功能照顾的专业化配置
  • (三)通过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搞好养老资源的整合
社区养老与外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协同
  • 1.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专业化介入
  • 2.社区外部政策环境的优化
  • 3.社区外部的市场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