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出租车行业多元利益主体矛盾的协调与化解——北京出租车行业案例分析

作者:
庞世辉
出版日期:
2007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847字
所属图书:
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出租车行业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利益矛盾,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在一定条件下会演变、升级为利益冲突,严重时会引发利益危机,造成社会不安定。本文从北京出租车行业多元利益主体的矛盾分析入手,对矛盾形成的原因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就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协调与化解出租车行业的利益矛盾、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促进行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若干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矛盾出租车行业利益主体

作者简介:

庞世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财政。主持“北京政府采购政策与机制研究”“北京市轨道交通财政补偿机制研究”“北京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案例研究”“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医药产业与医疗体制改革和谐发展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

文章目录
出租车行业多元利益主体的矛盾分析
  • 1.直接运营主体与企业经营主体,即出租车司机与公司之间的矛盾
  • 2.直接运营者之间的矛盾,即出租车司机个体之间的矛盾
  • 3.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矛盾
  • 4.经营者与管理者,即出租车公司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
  • 5.不同级别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
  • 6.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
出租车行业多元利益主体矛盾的形成原因
  • 1.出租车市场特征的局限性是利益主体矛盾产生的客观基础
  • 2.出租车行业多元利益主体目标的差异性是利益矛盾产生的现实条件
  • 3.利益集团与利益联盟的形成,根本改变了出租车市场的利益格局
  • 4.不同利益主体的发育程度不同,直接导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利益矛盾的形成与激化
  • 5.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出租车行业多元利益主体矛盾的协调与化解
  • 1.明确政府主体的定位,确保政府利益的社会化和政府行为的公正化
  • 2.提高利益主体个体的利益表达能力,促进利益主体均衡发育
  • 3.培育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适合主体
  • 4.以宽容心正确看待出租车行业的利益博弈和利益冲突
  • 5.构建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