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刑事犯罪预防体系的现状、不足与完善
作者:
左袖阳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498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0~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4.233-241
戴建中
高勇
冯晓英
朱敏
摘要:
刑事犯罪预防, 是指国家、社会(群体、组织、社区) 和个人所采取的旨在减少消除犯罪原因、减少犯罪机会、威慑和矫正犯罪人, 从而防止或减少犯罪发生的策略与措施的总和。北京刑事犯罪综合预防体系具有宏观性、统一性、广泛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 主要由治安预防体系、群众预防体系、心理预防体系、科技预防体系、刑罚预防体系和再犯罪预防体系六大子体系构成。
关键词:
现状
北京
完善
刑事犯罪
预防体系
作者简介:
左袖阳:
左袖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犯罪学。
相关报告
中国刑事犯罪60年:犯罪与社会的互动——兼对当代中国犯罪历史分期的探讨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建议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完善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研究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若干问题
2013~2014年山东省就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及对策
2013~2014年山东省社会保障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
北京市女性老年人口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中国公益组织网络问责现状研究
河南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文章目录
北京刑事犯罪预防体系的现状
1.治安预防体系
2.群众预防体系
3.心理预防体系
4.科技预防体系
5.刑罚预防体系
6.再犯罪预防体系
北京刑事犯罪综合预防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预防主体方面
2.违法犯罪出现新的特点
3.预防机制衔接不到位
关于完善北京刑事犯罪综合预防体系的思考
(一)完善刑事犯罪综合预防体系的基本方向
(二)完善刑事犯罪综合预防体系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