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河南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作者:
王奎清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451字
所属图书:
2012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1.198-207
刘道兴
牛苏林
周全德
李怀玉
刘振杰
摘要:
河南省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经历了试点探索、全面推开和完善发展三个阶段。其保障对象在不断扩大,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在不断提高,有效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认识和实施理念的偏差、覆盖范围尚未达到“应保尽保”、需求差异较大、对象认定不准、资金供给不足、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河南省农村低保制度,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保障覆盖面,建立居民家庭经济收入核对系统,提高认定准确性,推进立法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关键词:
发展
现状
河南
“三农”
农村低保制度
作者简介:
王奎清:
哲学硕士,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育及社会政策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相关报告
河南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趋势
扬州房地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1~2012年扬州医疗卫生事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扬州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扬州房地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河南教育资助现状分析与对策
河南省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河南省新农合制度实施现状分析与预测
本文系由作者主持的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利益转移问题研究”以及由行红芳副教授主持的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艾滋孤儿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BSH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河南省贫困群体医疗救助的现状与展望
河南省职工工资收入现状分析与预测
文章目录
河南省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发展阶段
1.启动探索试点阶段(1994~2005年)
2.全面建立制度阶段(2006~2007年)
3.完善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河南省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运行现状分析
1.保障对象
2.保障标准
3.补助水平
4.资金投入
当前河南省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相当部分公众对于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认识和实施理念存在偏差
2.农村低保制度的覆盖范围与“应保尽保”的政策目标有一定距离
3.农村低保水平与居民基本生活刚性需求存在差异
4.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困难,保障对象中存在着诸多不合规、不合法现象
5.有限的农村低保资金制约着制度的健康运行
6.农村低保法制建设滞后使得农村低保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健全和完善河南省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1.构建“以人为本”的农村低保制度的现代理念
2.加大资金投入,合理确定城乡一体的低保标准及保障覆盖面
3.建立独立、有效的居民家庭经济收入核对系统
4.推进农村低保制度立法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