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广场生产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基于甘肃省TS市某个案城市广场的实地调查分析

作者:
李怀 赵雁鸿
出版日期:
2012年7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708字
所属图书:
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甘肃省某个案城市广场从传统集市变成现代广场的变迁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探讨了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居民)等三个不同行动者在城市广场生产中的不同影响。政府通过制定城市规划对城市广场的功能与性质进行定位,主导城市广场的变迁趋向;市场(企业)受到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而进入城市广场,逐步变成一支独立的力量从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以城市居民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则以维权者的角色来影响城市广场的变迁过程,他们用或与政府谈判或以集体抗争的策略来争取自己应得的拆迁补偿,尽可能保全自己的既有利益不受损失。如此,城市广场的生产过程体现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个行动者为实现各自目标的相互博弈,而非政府单方面主宰的结果。

关键词:

城市政府社会市场集市城市广场

作者简介:

李怀:李怀(1970~),男,汉族,甘肃环县人,社会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从事组织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研究。

赵雁鸿:赵雁鸿(1985~),女,汉族,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现象与问题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分析方法
传统集市的变迁过程
  • (一)集市的形成(北宋元丰三年—清朝末年)
  • (二)集市的兴盛(民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
  • (三)集市的衰落(“文化大革命”时期)
政府、市场与社会在城市广场生产中的博弈
  • (一)城市政府对城市广场生产的主导
  • (二)市场(资本)为城市广场的生产注入了活力
  • (三)社会(居民)对城市广场生产的影响
研究结论
  • (一)城市广场生产的政治理性
  • (二)城市广场生产的经济理性
  • (三)城市广场生产的社会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