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后农业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项目包装行为——以东北特拉河镇为例

作者:
冯猛
出版日期:
2014年5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8922字
所属图书:
经济社会学研究 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东北某农业乡镇——特拉河镇为例,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财政结构的变化,以及在这种结构之下乡镇政府的项目包装行为。税费改革之前,乡镇财政主要是一种“向下要”财政结构,乡镇政府通过向农民征收税费实现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税费改革之后,“项目财政”成为乡镇政府增加本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这种财政收入的获得是乡镇政府通过申请“项目资金”来实现的。通过对特拉河镇大鹅养殖项目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申请项目的过程中,乡镇政府将大鹅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包装成项目,以向上级政府申请资金,并通过虚报数量、宣传、政绩化等手段提高项目申请的成功率。笔者认为“向上要”财政结构决定了乡镇政府的项目包装行为。
关键词:

乡镇政府后农业税费时代项目包装行为特拉河镇

作者简介:

冯猛: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地方政府行为、基层社会治理。

文章目录
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资料的获得
税费改革之后的乡镇财政结构
  • (一)农村税费改革与项目财政的强化
  • (二)乡镇政府的性质
  • (三)“向上要”财政结构
  • (四)乡镇“向上要”资金的构成
乡镇政府的项目包装行为
  • (一)项目性质与政府行为
  • (二)作为项目操作的大鹅养殖
  • (三)镇政府包装项目的若干手段
·乡镇政府包装项目行为的结构解释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