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空巢VS.满堂:居住安排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基于上海市的实证分析

作者:
瞿小敏 QuXiaomin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2048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居住安排涉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养老状况,与其生活质量紧密相关。老年人对理想居住安排的期待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而转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养老文化的变迁。本研究基于“201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调查”,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空巢”以及“三代同堂”两种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同时,引入婚姻状况满意度与子女支持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从婚姻关系与代际关系角度探究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与跟配偶及子女一起居住相比,只和配偶居住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具有独立的正向作用;第二,只和配偶居住的老年人在婚姻、子女支持两方面满意度更高,从而间接提高了其生活满意度。城市空巢的居住方式应该被重新认识,只和配偶居住的老年人生活自主性更高、婚姻关系更好、与子女间的代际摩擦较少,从而更有可能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优势。

关键词:

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婚姻状况代际关系居住安排

作者简介:

瞿小敏:

QuXiaomin:

文章目录
相关研究回顾
  • (一)家庭结构与亲子关系的中西方差异
  • (二)我国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迁
  • (三)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问题与假设
  • (一)居住安排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
  • (二)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测量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老年人居住安排及心理健康状况
  • (二)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三)婚姻状况满意度、子女支持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综合讨论
  • (一)对空巢的重新认识
  • (二)自养、助养与全养:基于养老需求的居住安排
  • (三)变化的居住安排与不变的亲子关系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