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既是个体生理、心理飞速发展、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极具敏感性和不稳定性、易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时期。对青少年而言,心理健康是其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抗逆力理论,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青少年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并通过保护因素的构建提升其抗逆力,实现心理健康的持久稳固。运用《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调查问卷》收集全国10个省市在校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健康相关行为的数据,并用Stata数据分析软件,从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和危险行为三个维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自报健康状况方面,4.21%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不健康;在自报生活满意度方面,近20%的青少年自报生活满意度较低或一般;在积极情绪方面,超过7成的青少年幸福感较高、拥有信心且热爱生活;在躯体特征方面,较多青少年存在难以入睡、半夜经常醒来或经常发脾气等特征;在消极情绪方面,超过30%的青少年感到孤独、郁闷或痛苦;在自我认知方面,37.14%的青少年意识到在情感、注意力、行为等方面存在问题。综观以上数据发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良好的家庭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良好的同伴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饮酒、伤害、欺负等危险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消极作用。对此,本文提出构建政府—学校—家庭多部门联动模式,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净化网络环境,从而实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