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村落族群关系变迁中体育非遗社会功能衍生——兰溪古寨勾蓝瑶族长鼓舞田野调查报告

作者:
万义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650字
所属图书: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反思与重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兰溪古寨勾蓝瑶族长鼓舞为调查对象,研究村落族群关系变迁中体育非遗社会功能的衍生。本文梳理了瑶族长鼓舞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以及在现代村落转型中的冲突与调适。本文认为瑶族长鼓舞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社会结构中充分发挥着部落识别、血缘纽带、缓解矛盾、自我认同、符号媒介等社会功能;社会功能自发性的强化和提升,维系和调节着村落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遗族群关系民间舞蹈长鼓舞

作者简介:

万义:万义 1977年生,湖南省张家界市人,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体育科学》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论点摘编5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课题7项;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社科成果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研究成果被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委员会鉴定为“省内先进”。

文章目录
·前言
·研究方法
村落族群关系历史变迁与瑶族长鼓舞社会功能衍生
  • 1.五帝至战国时期——族群迁徙中的部落识别
  • 2.秦汉至宋元时期——族群分化中的血缘纽带
  • 3.明代至民国时期——族群矛盾中的润滑剂
  • 4.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平等下的自我认同
  • 5.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末——文化复兴中的多元诉求
  • 6.21世纪初至今——文化繁荣中的符号媒介
瑶族长鼓舞社会功能在现代村落转型中的冲突与调适
  • 1.社会矛盾冲突中瑶族长鼓舞安全阀功能凸显
  • 2.社会流动进程中瑶族长鼓舞文化认同提升
  • 3.村寨旅游开发中瑶族长鼓舞经济属性呈现
  • 4.宗教世俗化中瑶族长鼓舞社会调适功能明显
村落族群关系变迁中瑶族长鼓舞社会功能衍生的成因分析
  • 1.生计方式转型是村落族群关系变迁的内在动力
  • 2.民族政策推动是村落族群关系变迁的核心要素
  • 3.人口社会流动是村落族群关系变迁的限制条件
  • 4.族群宗教仪式是村落族群关系变迁的集中体现
瑶族长鼓舞与现代族群关系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 1.构建以瑶族长鼓舞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村
  • 2.由主管向服务转变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 3.完善瑶族长鼓舞文化传承协会的社会功能
  • 4.建立以瑶族长鼓舞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