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基本问题

作者:
刘明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6499字
所属图书:
转型与交往:一个工厂的劳工民族志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研究“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中,“社会转型”西方较早使用“社会转型”一词的是社会学者D.哈利生。台湾社会学家蔡明哲在他的《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一书中,将Social Transformation直接译为“社会转型”,并认为“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过程”。参见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第66、189页。问题被正式提及。关于“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第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即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第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理解社会转型韦岚:《何为“社会转型”——基于关键词搜索的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南方论刊》2012年第5期,第8~11页。,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和任务,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明:新疆喀什人,祖籍浙江永康,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近年来,在《开放时代》《世界民族》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迁徙与适应: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民族志》(2014年,独著)及学术文集《新疆人类学民族学书斋与田野》(2016年,独著)、《新疆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独著)。2010~2014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的迁徙与文化适应调查研究”,2014~2016年主持并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社会转型中维汉劳工交往调查”。2012年《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水文化调查研究》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三等奖,2015年《迁徙与适应: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民族志》荣获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文章目录
·社会转型
·劳工研究
·交往界定
·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