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记忆

作者:
刘明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19421字
所属图书:
转型与交往:一个工厂的劳工民族志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郭于华认为,人是历史构成的主体。人们的社会记忆是思想和理性的源泉,是明辨是非、以史为鉴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了社会记忆,思想的河流就会趋于干涸,当然更不会有反思、质疑和批判,因为没有记忆就不会有基于历史的比较、分析和判断;进而记忆和历史也是对权力的限制郭于华:《社会记忆与历史权利》,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2012年11月22日。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明:新疆喀什人,祖籍浙江永康,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近年来,在《开放时代》《世界民族》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迁徙与适应: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民族志》(2014年,独著)及学术文集《新疆人类学民族学书斋与田野》(2016年,独著)、《新疆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独著)。2010~2014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的迁徙与文化适应调查研究”,2014~2016年主持并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社会转型中维汉劳工交往调查”。2012年《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水文化调查研究》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三等奖,2015年《迁徙与适应: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民族志》荣获第三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文章目录
·建厂之初 姐妹情深
·发展之中 喜忧参半
·破产之时 留恋难返
·私企承接 世易时移
·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