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多维度视角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研究

作者:
高万红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字数:
3346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十五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昆明某医院精神科11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深入访谈,从亲子关系内涵的三个维度——情感维度、权力维度和人际沟通维度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是其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其形成机制是青少年个体发展中的人格缺点、不良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及社会转型过程遭遇的各种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初步阐述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亲子关系“非亲化”的嬗变过程。本研究还基于抑郁青少年的视角,从青少年个体成长、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转型等多个维度,提出了青少年抑郁症的产生过程中的“多重失去”的核心概念;发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从社会工作角度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和促进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亲子关系抑郁症

作者简介:

高万红:女,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近5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20多篇。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文献回顾
  • (一)影响青少年抑郁症形成的生物因素
  • (二)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心理因素
  • (三)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家庭因素
  • (四)影响青少年亲子关系和抑郁症的社会因素
  • (五)文献回顾简评
研究的理论框架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的基本视角
  • (三)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
  • (一)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对疾病的理解
  • (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
  • (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论
  • (一)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亲子关系的“非亲化”的嬗变过程
  • (二)抑郁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与抑郁症之间具有双向作用
  • (三)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多重失去”
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对策建议
  • (一)积极倡导和促进教育公平
  • (二)为家庭养育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政策
  • (三)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开展学校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 (四)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亲子关系,促进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