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残疾人的劳动就业状况

作者:
蔡禾 周林刚
出版日期:
2008年10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7586字
所属图书:
关注弱势:城市残疾人群体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残疾人就业,是指让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有劳动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每个残疾人,都希望自己同健全人一样,能以平等的姿态参与社会,而他们参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劳动就业。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残疾人而言,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既是出于维持个人与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他们能够真正自尊、自强、自立地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必要前提。当前残疾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生活困窘,物质匮乏。经济上的极度匮乏,使这个群体连基本的日常开支都难以支付,更谈不上参加康复治疗、参与其他社会活动。基于此,要想让残疾者真正地自立自强,平等地走向社会、参与社会,首先要实现的就是经济上的独立。对大多数残疾者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份可以自给自足的工作,而不是“等、靠、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公正、文明、理性的目标。

关键词:

劳动就业残疾人劳动保障

作者简介:

蔡禾:

周林刚:1976年生,江西修水人。200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中共中央编译局政治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残障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公共参与。已在《中国人口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合著《关注弱势:城市残疾人群体研究》,已获中国社会学会优秀年会论文奖3项。曾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社会福利理论、政策与实践:来自残疾人群体的研究》。现正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以增权为导向的残疾人公共参与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两城市残疾人的就业现状
  • 就业率低下
  • 就业范围狭窄
  • 劳动培训参与率低
  • 经济收入低微
第二节 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残疾人自身的因素
  • 制度设计和实施规则的局限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上的遭遇——对残疾人的社会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