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DPO为什么要掺和家长组织
作者:
解岩
出版日期:
2020年4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3978字
所属图书:
中国残障观察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04.238-243
解岩
摘要:
笔者作为观察和引导者,参加了守望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下称:守望联盟)的能力建设工作坊的活动,主要内容为以另一家中国民间家长联盟全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下称:家长联盟)为对标机构,为其进行战略梳理。之后参加守望联盟2018年会,与包括中国精神障碍者及其亲友协会主席温洪、在不同机构担任理事的新一代家长领袖卢莹,以及守望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家长组织领导人和参会家长代表沟通。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DPO/OPD(他文再论“英文缩写的变化”),残障权益保障机构/残障自组织,为什么要掺和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的事情。
关键词:
中国
DPO
家长组织
作者简介:
解岩:
法学硕士,一加一残障公益集团创始人,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残疾人社会组织、残障融合。
相关报告
家长组织发展要抗的九个干扰
家长组织为何需要与研究者建立联系
心智障碍者的支持性就业:社会倡导、政策回应与本地实践——来自广州市的经验
中国社会政策的概念、议题与挑战:一个框架描述
中国的“最低生育率”:全球视角和地方视角的思考
资产建设与儿童福利:兼论儿童发展账户在中国的可行性
反思式学习在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应用——以中山大学实习课程为例
中国国家人口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人口转变与政策分析
2004~2005年的就业形势与政策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