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深化城乡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人口流动大潮。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其主体是从农村来城市的务工人员,即通常所说的农民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已经达到12107万,其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约占流动人口的85%。截至2007年底,从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已经达到12.6亿左右蔡昉主编《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这还不算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其他主要特点是:总量将持续增长;流动指向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为主;年龄结构偏年轻;文化教育素质高于流出地但低于流入地;在流入地居住时间延长,举家迁移趋势明显;属于城市中的边缘人口,以非正规就业为主;身在城市心系家乡;等等于学军:《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需求和公共政策思考》,《开放导报》2005年第6期。。中国的人口流动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的大中城市成为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例如,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比重都在1/3左右,甚至更高。在西部地区,相对发达的省会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比重通常是最高的,例如云南省昆明市。在广东、江苏和浙江的一些规模较小但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外来流动人口的比重也很高,如江苏省昆山市的本地人口62万,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比已经基本达到1∶1江苏省调研组:《视农民工为新昆山人,新老市民共建美好家园》,载于国务院调研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随着人口流动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城市中出现了“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口”这一新的城市人口社会群体,形成了各种形态的流动人口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