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侯亚非
机构:北京市委党校
个人简介:

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法学硕士,现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部主任、教授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长,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首届专家,研究领域:社会结构与社会分量、人口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育意區、生育政策、迁移与流动、人口豪居区、人口城市化等。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人口与发展》、《人口与经济》、《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集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 城市社区中的流动人口
    张展新 侯亚非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城市流动人口及其聚居区研究是一个社会科学学者和政策研究专家云集的领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经验研究和不同取向。以往的城市流动人口研究或采用社区个案考察的方法,或通过调查城市抽样来推断总体。本书兼顾社区取向研究和城市取向研究的特点,建构一个“从社区看城市”的研究思路:以城市小的流动人口聚集社区为一个基本调查点,获取流动人口个人样本,形成定性和定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描述、分析和比较研究。社区视角的城市流动人口研究是一个新尝试,致力于开辟新的观察窗口和新的分析路径,深化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地位的认识,可拓宽相关政策设计和改进的思路。
  • 北京人口发展报告(2014)——生育与生育政策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从2013年起开始发布北京人口发展年度报告。2013年度报告对北京市的人口形势做了全面描述和分析。从2014年起,年度报告除报告每年度北京市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的基本情况外,还将分专题对北京人口、人口与社会发展进行报告和分析。2014年度报告聚焦北京生育与生育政策,重点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北京生育和生育政策变迁情况、21世纪出生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情况等几个方面开展分析研究。报告认为:北京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地区,早在20世纪70年代比全国提前20年完成了人口转变,在生育水平、生育模式、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方面与发达国家趋同。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不会引起北京出生人口大幅上涨,应尽快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同时,政府应研究制定既符合北京城市人口总量控制又能留住年轻流动人口的政策规定,使北京的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质量达到同频共振。
    关键词:
  • 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的研究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13年东城区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所得数据和深入访谈资料,对东城区居民生育意愿进行了描述,结合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对影响居民生育意愿与观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大城市居民呈现普遍低生育意愿,将深刻影响未来的经济社会;政策不再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居民生育意愿已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第二次人口转变思潮在我国发达地区青年人群中初现端倪,并未成为主流,但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城市居民的生育观念和行为。
    关键词:
  • 北京市失能老人照料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失能老人照料是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存状况差,且照料需求不明确,家庭无法完全承担照料服务,而社区及社会也未能填补家庭照料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定性访谈调查,了解失能老人的照料服务需求,以此为基础提出应该通过立法建立覆盖全北京的长期照料保障制度来应对这一社会问题。目前首先应该做好以下三点:一是确定失能的等级标准、评估依据和服务津贴数额;二是掌握失能老人的信息;三是对失能老人进行分类。
    关键词:
  • 2012年北京市人口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结合21世纪以来北京市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本研究报告重点对2012年北京市人口发展的关键特点和重大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判断为:人口增速趋缓、流动人口占比增加、人口素质改善、出生率回升、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以及核心区人口密度不降反增,人口问题对北京市的环境保护、经济转型、城市融合、社会管理以及城市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人口计生工作也面临重大转型。本研究报告认为:未来应坚持产业升级、城市功能调整对人口管理的双轮驱动;强化人口管理顶层设计,建立分级分类的人口有序管理长效机制;树立“三为”服务理念,推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加快人口计生部门职能转变,实现由“生育管理”向“生育服务”的转型。
    关键词:
  • 首都流动人口流动原因与服务管理创新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基于“六普”数据,系统分析首都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以及迁移流动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首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提出解决北京市流动人口问题,实现北京市流动人口有序管理的制度框架设计。
    关键词:
  • 国外长期照料制度建设前沿观察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长期照料(Long-Term Care,LTC),也称长期护理,通常是指向因患有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碍而无法自理的人士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一般包括专业护理、基本日常生活护理和独立生活所必要的服务。在传统意义上,此种照料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由亲友来提供。现代社会,传统家庭关系松散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比重日益提高,其作为传统意义上照料直接提供者的角色发生转换。因此,传统的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单位、人员、筹资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国外在长期照料方面起步较早,建立了长期照料的制度框架,本文系统梳理了日本、奥地利、德国、荷兰、以色列长期照料体系的发展现状,包括照料立法、筹资模式、服务供给、服务人员与质量控制五个方面的经验,旨在为我国科学合理地建立本土化的长期照料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应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
    关键词:
  • 专题二:京津冀人口现状与发展态势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
    由我国第二和第三大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京畿大省河北组成的京、津、冀地区,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而且也是中国北方人口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北京行政区划由18区县构成,包括中心城市4区、城乡结合部(近郊)4区、远郊8区2县。天津行政区划由市中心6区、滨海3区、其他5区和4县构成。河北省由12个地市、172个县市区构成(其中县级市22个、直辖区36个)。2000年人口总量9010.23万,其中河北省6668.44万人,占74.01%;北京1356.92万人,占15.06%;天津984.87万人,占10.93%。至2003年底京津冀区域人口总量9237.1万。
    关键词:
  • 调查数据的形成和特点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关键词:
  • 聚居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关键词:
  • 社会排斥、城市整合与流动人口聚居区演进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