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生活用水界面的水分配:合作传统的式微与水分化

作者:
李华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23087字
所属图书:
隐蔽的水分配政治:以河北宋村为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就宋村而言,由于村庄地处深山区,生活用水主要取自水井且处于一种“自为状态”(胡英泽,2006)。生活用水的水源和水获取系统的独立性,使得社区内部的水分配变化更多体现着社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变迁。本书第二章主要从生产用水界面探讨了宋村的选铁厂用水和村民灌溉用水之间的结构化关系,发现选铁厂用水是以牺牲村民灌溉用水为代价的。由于选铁厂和村民之间存在着经济依附关系,所以村民对选铁厂圈水的态度遵循着斯科特(2013)所提出来的“生存安全第一”的检验标准,村民更为看重的是“剩下了多少”而非“被拿走了多少”。尽管选铁厂圈占了村庄的很多水资源,但以地表水河水为主,并未危及村庄主要取之于井的生活用水。这也体现在当问起村民村庄是否缺水时,村民所意指的短缺主要是指“浇地”缺水,而非缺生活用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选铁厂用水对村民生活用水没有任何影响。选铁厂出现后,河水水量的减少不仅强化了村民对井水的需求,也在影响村庄生活用水获取的社会组织方式。本章试图在梳理村庄生活用水获取组织方式变迁的基础上,探讨这种转变背后的机制和逻辑以及支配水分配的价值和理念的变迁。

关键词:

生活用水水分配供水干预水分化

作者简介:

李华: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水短缺的出现以及应对水短缺的合作
第二节 集中供水干预、资本依附与村庄政治
  • 参与式饮用水项目干预的政治过程与水控制的强化
  • 供水安排与资本依附
第三节 水分化的形成与强化
  • 私有水井的出现与水分化
  • 水分化的推动力量:个体化、技术的排斥性与水获取的商品化
  • 消费主义与水分化的强化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