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结论和讨论

作者:
李华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0300字
所属图书:
隐蔽的水分配政治:以河北宋村为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Loftus(2009)看来,人类现存的水资源量及所拥有的技术和经济能力足以保证所有人的水获取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形塑水资源分配的社会政治机制。水资源分配是一个政治过程,充斥着相关利益主体的竞争和协商,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决定着水资源的最终分配方式,围绕水分配的价值和理念强化着具体的水分配方式(Kerkvliet,2009)。水短缺的自然化表征并不必然意味着水的资源性短缺,反而容易遮蔽水短缺面具下水资源的实际分配过程。即使在资源性缺水地区,不同主体间的水短缺体验也是存在差异的。

在宋村,私人选铁厂的出现在改变村庄水资源分配结构的同时,也在加速着村庄在市场化背景下的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而这些变化在自然性水短缺的表征中是不可见的。本书在第四章对水短缺的“技术说”和“商品说”叙事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水短缺的本质是一个分配问题。本章将对宋村生产用水界面和生活用水界面中的水分配机制和逻辑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主义背景下被边缘化的农村水权进行讨论,并对环境法律的都市化以及主流政策话语中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反思。

关键词:

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水分配水权

作者简介:

李华: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生产用水界面:农村工业背景下的水攫取
·第二节 生活用水界面:个体化的水分配理念
·第三节 作为生存权的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