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个人、学术与国家的关联——费孝通“江村调查”的学术心态史及其启示
作者:
王建民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20100字
所属图书: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3.57-74
张静
周晓虹
乐江
摘要:
费孝通的系列"江村调查"共计26次,时间跨度66年,从中可以管窥他的学术心态史。这一学术心态史深受绅士阶层、时代变局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影响,体现出个人、学术与国家的互动关联。从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民族国家建构的角度看,一系列"江村调查"实际上是在探索中国现代社会科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的问题。在中国现代学术建构的意义上,费孝通晚年从"社会调查"到"文化自觉"的学术转向有其内在连续性,是对燕京学派"社会学中国化"主张的提升和深化。探析"江村调查"的学术心态史,有助于认识新时期中国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内涵与使命。
关键词:
社会学
社会研究
江村调查
作者简介:
王建民: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副教授。
相关报告
另类独特的研究旨趣
从社会变迁到社会平衡:费孝通在“江村调查”之前的思想梳理
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本土化问题意识与文化自觉——从费孝通江村调查谈起
费孝通与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化——江村调查给我们的启示
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四种类型:以费孝通为例
提高和收获:追忆随费老四访江村若干片段
江村调查的回顾与前瞻——兼谈“江村学”的创建
社区研究理论溯源及实践
日本资源型地区低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九州地区为例
文章目录
·
引言:“社会学之惑”的深层意蕴
·
回应时代变局:从思想争辩到社会研究
·
“家国情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从“社会”出发回应现代性:江村调查及其继续
(一)江村调查:社会结构变迁与时代“真问题”
(二)“整体地”看社会
(三)连接历史与现实
·
费孝通“江村调查”的学术心态简史
·
“社会调查”与“文化自觉”的内在关联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