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江村调查的回顾与前瞻——兼谈“江村学”的创建
作者:
刘豪兴
徐珂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7581字
所属图书: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3.448-463
张静
周晓虹
乐江
摘要:
江村调查已有不少叙述和分析,但尚缺系统和深入,我们曾撰文多篇叙述江村调查情况,但检视起来,还是有许多不足,有的历史尚未涉及。本文采用有关文献、访谈和实际观察所得资料,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将较为系统地追溯江村调查的历史进程,触及过去模糊或回避的问题,并对江村调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作一概述,最后对创建“江村学”问题再谈点看法。
关键词:
农村社会
江村调查
江村学
作者简介:
刘豪兴: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徐珂: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相关报告
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个人、学术与国家的关联——费孝通“江村调查”的学术心态史及其启示
从社会变迁到社会平衡:费孝通在“江村调查”之前的思想梳理
本土化问题意识与文化自觉——从费孝通江村调查谈起
费孝通与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化——江村调查给我们的启示
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四种类型:以费孝通为例
提高和收获:追忆随费老四访江村若干片段
中国及福建农村公共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福利》结束语
文章目录
·
前奏
·
成名
·
坎坷
·
不幸
新生
1.复出
2.“三访江村”
3.走出江村
4.历史的遗憾
·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