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首都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研究——以平安志愿服务为视角

作者:
陈冲 戎鑫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291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4~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首都平安志愿服务网络遍布全市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时代特点和首都特色的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逐步成为新时期有效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托,为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平安志愿服务

作者简介:

陈冲:陈冲,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基层基础工作处处长,研究方向为社会治安与社会治理。

戎鑫:戎鑫,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基层基础工作处干部,研究方向为社会治安与社会治理。

文章目录
·从“平安奥运”到“平安北京”,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从单纯治安防范到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平安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 (一)工作内容上,由单一的治安防范向综合性的社会治理转变
  • (二)工作模式上,由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向政府调控同社会协调互联、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治理力量互动转变
  • (三)队伍结构上,由以离退休干部职工为主向各阶层广泛参与、力量来源多元化转变
从传统动员方式到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平安建设的组织发动形式不断创新
  • (一)弘扬志愿理念,激发社会活力
  • (二)完善组织体系,规范运行方式
  •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 (四)政府-市场-社会,多元机制保障
从“人海战术”到网格化精细管理,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 (一)实施实名防控
  • (二)实施区域防控
  • (三)实施等级布控
  • (四)实施网格巡控
  • (五)健全平安指导员制度
推进新时期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的问题和建议
  • (一)强化首都群防群治工作的社会动员
  • (二)进一步推进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规范化
  • (三)加强首都治安志愿者协会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 (四)提高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 (五)不断拓展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职能
  • (六)以现代理念提升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