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姚兵
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所
个人简介: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犯罪学、社会管理。主持完成“北京市青少年犯罪团伙实证研究”“北京市实施居住证制度研究”“北京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等多项课题,出版《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研究》专著1部,合著、参编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获第三届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优秀刑法论文一等奖,1篇获全国第六届治安学学术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承担或参与各类课题研究10余项,其中2篇研究报告获刘淇、郭金龙、鲁炜、刘敬民等市领导肯定性批示。

  •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4~2015)
    姚兵 袁振龙 马晓燕 副主编 ; 殷星辰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主持编撰的年度系列报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综治研究所联合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首都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专家及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撰写的关于北京社会治理发展的研究成果。本书共分为总报告、社会组织治理篇、社会矛盾治理篇、基层社会治理篇、人口问题治理篇、网络社会治理篇、违法犯罪治理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北京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高度强调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同时,党和政府的领导人第一次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首都治理的问题,对未来北京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市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把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作为北京市破解人口难题、寻求有效人口治理方略的根本途径。在社会治安方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初显,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违法犯罪数量降至2004年以来最低,比近十年峰值下降四成。在网络治理方面,通过专项行动治理常态化、部门联动治理法治化、行业自律治理协作化、社会自护治理机制化,互联网络秩序显著好转。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政策法规研究和创制取得一批成果,全市社会组织规模数量持续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正常运转,社会矛盾总体得到控制等。总体来说,北京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不可否认,北京社会治理工作仍需要从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格局等方面加大创新改革的力度和深度,社会期待的不断提升与社会公众参与不足之间的矛盾需要更具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方案去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调整基层治理的权力格局,如此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为施政理念,加速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尽快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3~2014)
    姚兵 袁振龙 马晓燕 副主编 ; 殷星辰 主编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所主持编撰的年度系列报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综治研究所联合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首都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专家及社会组织人员撰写的关于北京社会治理发展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总报告、人口管理篇、基层治理篇、治安管理篇、网络管理篇、组织管理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北京社会治理各领域的进展情况、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并对2014年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2013年是北京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北京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按照社会治理精细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路稳步推进,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开始启动,“四个实有”的理念开始在朝阳、海淀等区县得到实践;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特殊群体帮扶关爱工作稳步推进,社会关爱程度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不断调整,北京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正常运转,社会矛盾总体得到控制;虚拟社会治理不断深入,互联网络秩序显著好转,等等。北京社会治理工作尽管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不可否认,北京社会治理工作依然面临人口规模持续增大带来的巨大压力,承受着社会持续分化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的诸多困难,环境持续恶化、社会期待不断提升给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北京社会治理精细化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部署,持续不断地改进北京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推动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北京社会安全有序、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