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文化视角下的腐败心理研究:概念、指标和测量

作者:
谭旭运 梁媛 顾子贝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2400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腐败心理与行为正在逐渐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文化视角的腐败心理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本文力图从腐败现象的概念、指标和测量工具的发展演变三个方面梳理文化与腐败的相关研究成果。腐败的定义繁多,一般理解为一种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由于腐败行为的隐蔽性,目前难以在研究中直接观测腐败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替代性指标来揭示腐败,比如腐败感知与腐败容忍度、腐败经验、腐败意向以及行为模拟等。在测量工具方面,自陈量表、情景测试等方法在不同腐败指标的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博弈范式和大数据方法可以为未来文化视角下的腐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测量手段。

关键词:

文化视角腐败心理腐败指标测量博弈理论大数据分析技术

作者简介:

谭旭运:男,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编委。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社会心态特征与演变趋势”(项目编号23ASH004)、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心理根基与践行路径”(项目编号2023YZD051)。另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转型期社会心态,共同富裕、共同体理念的社会心理机制和路径等。出版著作《获得感:一种社会心理分析》《腐败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在Political Psychology、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文章20余篇。

梁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顾子贝: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文章目录
·腐败的界定
·腐败现象的测量指标
腐败指标的测量
  • (一)腐败感知的测量
  • (二)腐败态度的测量
  • (三)腐败经验的测量
  • (四)腐败意向的测量
文化视角下腐败测量的新进展
  • (一)基于博弈理论的实验室模拟范式
  • (二)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腐败测量中的应用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