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牧业体制改革,使畜群和草场相继被划归个人。自此,牧民开始在各自的草场上建起了砖瓦房,拉起了网围栏。从不被限制的游牧生活到网围栏内的定居放牧,从自给自足的家庭生计到如今的牧业现代化及市场化,伴随着定居化程度的日渐完善和推进,作为实践主体的游牧民如何在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应对和调适,来维系游牧生计的延续性。正如洛耶所说:“适应正在开始被看成不是由于环境决定有机体变化的结果,而是由于有机体积极回应环境中觉察到的制约性的结果。” 在传统与现代、适应和选择的阵痛中,他们究竟具备着怎样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表现出了怎样的特殊性?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