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结论与探讨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788字
所属图书:
根在草原:东乌珠穆沁旗定居牧民的生计选择与草原情结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书以生活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腹地典型的蒙古族游牧民作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以生计选择和草原情结为中心的研究,展示出实践主体如何维系和延续游牧生计及其精神世界的动态图景。这是一个以研究者身份的多重性及调查点特征的多样性为切入点开展的由点及面,由部分到整体,以旗为单位的多点民族志研究。笔者所依托的材料不仅有历史、地方志等文献,更多的是近一年的田野调查资料。因此,本书通过一个个案例研究,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地方社会如何对变迁做出响应及其自身的生存和文化逻辑如何被维系和延续等问题,进行了民族志深描,期待为厘清各民族普遍遭遇的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矛盾,提供一种解释的视角。行文具体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在国家引导下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牧民怎样以家庭为载体,弹性调整和变化生计策略,来维系游牧生计的延续性;定居之后的空间改变及生计策略的调整对牧民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及这一过程带来的社会分化及社会问题;而定居与生计策略的调整是否对他们的心态及地方性文化机理产生了影响,作为游牧经济及文化传统的精神世界如何延续,草原情结又如何在生计延续过程中起作用。这三个问题从写作伊始就一直在笔者心中盘旋,现在可以做一番梳理了。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从游牧到定居:家庭生计的适应策略
·第二节 游牧经济并未因定居而断裂
·第三节 “动中有定”:精神世界与草原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