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关系的历史演进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31077字
所属图书: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宗教观念萌芽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直至汉朝至魏晋南北朝,在历史长河中,生息繁衍在云南大地上的少数民族为适应自然和社会的生活,逐渐形成了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宗教信仰,是云南本土民族宗教的发端时期。这一时期大多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原始性。秦汉以来,随着中原王朝对云南统治的进一步加强,一些与汉族通婚、受汉族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信仰的“鬼教”已经具备人为宗教的性质。南诏大理政权以降,尤其是元明清时期,儒释道三教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云南民族宗教文化信仰呈现新的面貌。云南民族宗教文化的演进历史,也是地方社会与国家关系、民族关系与宗教关系的缩影,从中可以解读出有益于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智慧。

关键词:

云南民族关系宗教文化历史演进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滇国时期云南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关系
  • (一)滇国的族群情况
  • (二)滇国宗教信仰与族群关系
两汉时期云南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关系
  • (一)西汉时期云南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关系
  • (二)东汉时期云南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关系
·南诏大理政权时期云南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关系
元明清时期云南民族宗教文化的变革
  • (一)与科举有关的神灵信仰的兴盛
  • (二)官方主祭的神灵体系向民间社会推行
  • (三)国家社会及儒释道与民族民间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