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宗教与民族团结的互动关系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字数:
31593字
所属图书:
云南宗教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关系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促进民族团结的因素很多,如政治制度、经济互动、社会交往、文化生态以及思想观念等,这些因素从整体上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类型。宗教无疑是促进民族内部团结的重要力量,而且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可以产生正反两种功能的结果。在信仰不同宗教的民族之间,宗教在特定情境中有可能成为巨大的分裂因素,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即是明显例证。近一百年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局部地区因民族与宗教问题引发的冲突愈演愈烈,给当地社会乃至全球都带来巨大破坏。由此,宗教与民族的互动关系吸引了学界和公众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如何让宗教在促进族内团结的同时,推动族际之间的团结,这一课题值得认真研究。本章基于云南民族地区的具体社会情境,探讨宗教与民族团结的互动关系,其侧重点是族际团结,同时也兼论族内团结。

关键词:

云南民族团结宗教文化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宗教要素与民族要素的互动分析
  • (一)宗教四要素
  • (二)民族四要素
  • (三)宗教要素与民族要素的关系内容
宗教与民族团结关系的整体概述
  • (一)宗教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
  • (二)宗教对民族团结的合理性论证
宗教促进民族团结的具体路径
  • (一)宗教仪式与民族团结
  • (二)宗教交往与民族团结
  • (三)宗教情感与民族团结
  • (四)宗教组织与民族团结
  • (五)宗教节日与民族团结
宗教对民族团结的正负功能
  • (一)宗教的认同凝聚功能
  • (二)宗教的阻碍对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