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转型期乡村社会农村市场化与中间阶层

作者:
陈柏峰
出版日期:
2019年2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8757字
所属图书:
半熟人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十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有广泛影响力的所谓“中产阶级理论”。中产阶级理论认为,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能起到缓解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因为中产阶级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制度安排有较强的认同感, 是既定社会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当中产阶级人群不够庞大时,社会就缺乏中间阶层的缓冲作用,社会阶层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下层阶级的高比例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为他们的社会认同感较弱,而反社会的情绪较强。

关键词:

中国转型期中间阶层乡村社会农村市场化

作者简介:

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在《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有《乡村江湖》等著作。

文章目录
·导论
脐橙种植的推广与产业链市场的形成
  • 1.劳动力市场
  • 2.农资市场
  • 3.销售市场
  • 4.加工市场
脐橙产业带动的农村市场化发展
  • 1.家庭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
  • 2.农民生产生活的市场化
市场化背景下的农民阶层分化
  • 1.村庄富豪阶层
  • 2.村庄富裕阶层
  • 3.规模种植阶层
  • 4.小农兼业阶层
  • 5.外出务工阶层
  • 6.乡村务工阶层
  • 7.村庄贫弱阶层
·农村中间阶层及其利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