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方法观念及其哲学基础:简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作者:
张静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6290字
所属图书:
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讨论社会科学的性质。社会科学研究实际上存在两种研究观念:经验论图示的论证进路,是用社会世界说明精神世界;而非经验论图示假定,社会行为和规则是人类意识力量的建构产品。由此也发生了两种认识障碍:经验障碍和非经验障碍。前者指经验涉及的障碍范围,包括语言、经历、实践、文化等生活经历的局限,给认识者带来的障碍,后者指经验无法涉及的范围,包括偏好、推理、逻辑、区分、判断、正当化等意识取向的局限,给认识者带来的障碍。在后一研究路径上,信念和逻辑选择比经验更重要。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不仅仅是若干事实的发现,更是一系列原则的建构;作为知识产品,它不仅仅是一种描述性说明,更是一种规范性建议;它也不仅仅是对某一处(西方或者中国)生活经验的反映或证明,更是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对于人类本身的价值、信念、理想、追求和目标的生产或制作。

关键词:

建构社会科学经验论非经验论

作者简介:

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毕业于四川大学(学士)、南开大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政治社会学。发表作品有《国家与社会》(主编)、《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法团主义》、《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主编)、《转型中国:社会公正观研究》(主编)、《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来源》、《社会组织化行为:案例研究》(主编)等。

文章目录
·问题
·经验障碍与非经验障碍
·形塑社会世界的图像
·哲学基础
·本质主义的“实践”和“结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