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正常化理念与非正常化实践——弱智儿童的“正常化”过程分析

作者:
季蕾 JILei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843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正常化是社会工作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实务领域的一项复杂活动。正常化运动倡导残障人士享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使他们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但是正常化运动从根本上并未达到其所提出的目标,以往的解释集中在社会排斥和生理限制两个方面。本文得益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批判诠释理论的启发,在分析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尝试详细描述弱智儿童的正常化过程,说明弱智儿童的非正常化是被社会地建构出来的,进而呈现正常化理念和实践之间的张力。

关键词:

建构正常化理解非正常化

作者简介:

季蕾:

JILei:

文章目录
·引言
文献回顾与重要概念
  • 1.文献回顾
  • 2.重要概念
研究方法
  • 1.资料收集方法
  • 2.资料分析方法
非正常化实践 弱智儿童社会化的案例
  • 1.弱智儿童的家庭生活
  • 2.弱智儿童的朋友群体
  • 3.弱智儿童的社区生活(邻里交往)
  • 4.弱智儿童的学校生活
正常化还是非正常化 弱智儿童社会化的分析
  • 1.对正常化理念的偏差理解
  • 2.非正常化的社会化过程
关于正常化的再认识
  • 1.正常化含义的辨明
  • 2.对社会工作的反思
·结语